《鞭笞下》和《火种》写于稍后。《鞭笞下》的第一部中,表现抗战初期上海的生活场面,较引人注意的是《老骨头》和《晨前记》。《老骨头》写一个老农民,冒着日军的炮火为阵地上的抗日将士送饭,他恳求连长留下他,“允许我跟你们冲锋”“我也卖卖老骨头”。他最后负了伤,却满足地说:“老骨头总算卖了光荣的价钱啦。”小说只两千多字,像个速描,人物写得却很集中。“老骨头”以其特有的行动和语言,展示了中国群众渴望抗日的精神面貌。《晨前记》展现日军占领下的上海缩影:穷人露宿街头,盖着布片御寒。街对面的舞厅中,外国水兵与卖笑女人在通宵作乐,黄浦江上停泊着“巨兽似的炮舰”,虎视眈眈。缩写式的镜头,酣畅地将沦陷后的上海社会的畸形与腐朽反映出来。
《鞭笞下》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表现日本占领的东北社会生活。比起《山村》来思想更为进步,描写得更为具体、生动,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来客谈》《乡音》通过由东北来上海的人的口述,介绍当时东北的实貌: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执行着奴化教育,学生必须学讲日本话,穿“和日本学生一样”的“哔叽制服”。男学生学习军事体操,女学生“缝慰问袋”,到“国防军驻地司令部去洗衣服”,还“练习抱孩子”……到处抓兵。有一家老两口,为不让独生子被征去当兵,母亲亲手用烟面子把儿子的两眼揉得冒血,兵没被挑上,但儿子害了半年眼病,“到底瞎了一只”……作者以冷静从容的态度,叙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千万个读者了解和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生活的真实苦难。《寄押犯》《鞭笞下》《卖田》《腊尾年头》《不屈服的孩子》等,都是使人振奋、使人沉思之作,技巧上也很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