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还为世人留下了最早的佛像,但这些佛像只是为了表明佛陀的存在,并不具备人类的形态。梵文词语“avyaktamurti”的意思大概是“无相之相”。悉达多常出现在法轮旁边,时而作为燃烧的石柱,时而成为菩提树(悉达多在树下涅槃时的那棵无花果树)下空无一人的王座,也可能是一个脚印或仅仅是一片空白。这些隐秘而含混的符号沿袭了无形无相的古老传统,也联系着婆罗门教与梵文《吠陀经》(Vedas)的古老奥义。《吠陀经》的第一部《梨俱吠陀》(Rigveda)是赞美神灵的诗歌总集。《吠陀经》中记载着祭祀火坛的使用,用来掩埋神像的砖堆,以及从砖堆上拔地而起的石柱,它们象征着参天大树直冲云霄,也是阿育王石柱的前身。《吠陀经》描述的那个符号世界衍生于古老的经文和宗教仪式,这也是印度教的起源。
▲ 阿育王石柱,印度,公元前243年,比哈尔邦。照片约摄于1860年
▲ 鹿野苑阿育王石柱的狮子柱头,约公元前250年,砂岩,高215厘米。瓦拉纳西,鹿野苑博物馆
后来,这种符号象征再次出现时,规模要大得多。最古老的佛祠叫作“佛塔”(stupa)——这种砖石堆砌成的半球形起源于更为古老的墓葬土丘形状,顶端插着一根伞竿似的“刹柱”(chatra)[108]。朝圣的信徒与到访的商人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圈,向佛陀的舍利表达敬意,但不可以进入佛塔。阿育王曾下令将佛陀舍利重新分放,范围从原来的八座佛塔扩大到遍布孔雀王朝各地的众多佛塔——佛陀舍利很快就分完了,但佛塔的建造并未停止,佛像雕刻也有增无减,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