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像
在世界观上,庄子也以“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与《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有相同之点。庄子在《知北游》和《大宗师》中讲,“道”是先天地而生的,“物物者非物”——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因此他说的“道”实际上是一种无终无始、无边无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可以体会到,但无形无为、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用感性来感觉,又无法用理性来认识而只能用主观直觉来体会的超时间和超空间的绝对精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认为“道”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可分的、无变化的,而事物的彼此差别则是暂时的、相对的、有分别的、有变化的。彼此有差别的事物,从事物相异的角度看,是有差别的,但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并没有确定的界限。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莛(细草茎)与楹(屋柱子),厉(古代的丑女)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小草与大柱子、丑妇和美女等,从“道”的角度看,都是一样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26](从不同的角度看,肝和胆,你会觉得它们像楚国和越国那么距离遥远;从相同的角度看,万物都是一个东西,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所谓的事物的差别,不是由事物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是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不同。